開化堂是家百年老店,專門做茶筒,那個用來盛茶葉可免受潮的器皿。

早前聽說他們在京都開了一家咖啡店﹗所有人聽到後,都有同樣驚訝的反應。咖啡和茶,在我眼中,好像是現代與傳統的分別,雖然咖啡的歷史也不短,但傳來日本,也是近代的事,不及茶葉在日本那麼久。

茶葉,在很多人心目中,會和京都連繫上。但沙米每次來到京都,不是找抹茶甜品來吃,而是來京都找咖啡店。6月23日是我的生日,每年我都總是找一個旅行來慰勞一下自己。剛好,這一年我在大阪工作,然後去了幾天鹿兒島,最後在生日前,我選擇了走進京都,徹底的放兩天假。這天的行程,要視乎天氣而定,不幸地,這天下雨,所以行程就變成先去開化堂喝杯咖啡。不過,更不幸地,這天公休,所以我在翌日,即是我離開關西前的那天,早上跑來開化堂。當然,我不會讓生日白過,幾乎每年的生日,我都會找家咖啡店坐下來。去年,我去了台北,一次喝幾家咖啡店。

我跟著地圖,從五条的super hotel走過來,大概是10分鐘,從京都站走過來,也應該是這樣的時間。這個位置很好,很方便我在回去前,跑來這裡休息一下。

京都的cafe,總是會想到町家。但開化堂沒有選擇好像更合他們形象的町家,而是開在一幢有點70年代fu的水泥建築內。落地大窗,外面看下去,就像歐洲街頭的咖啡店。

店內的裝潢很樸實,而且很乾淨利落的樣子,沒有多餘刻意的裝飾,木造的家具,明亮得使人平靜。建築內沒有礙人的柱子,空間感其實很強,在吧檯對開有一排單人面向街道的座位,而靠窗的是4人座。我進去那時,單人座還未收拾好,靠窗的位置又已有人坐下,所以我選了收銀台對出的4人檯。

我這又穿了橫間的上衣和墨綠色的短褲,然後配一個超大的背包,裡面裝了一台mac book air。我感覺跟這裡格格不入,這裡的客人,總是散發著一點放空的氣息,不約而同地穿了淺白的上衣,整個人都是比較輕鬆的。而我,卻帶了點工作過後的疲累感,我是第一次有這種感覺。

我走進來不久,有位男士走進來,他點餐後,便把筆電拿出來工作,幸好,有比我更不屬於這裡的人。

從收銀台的右手邊推門出去,是室外的位置,如果天氣涼快一點,這裡也是個不錯的休息空間。

吧檯對開的單人座。

來到這裡,當然要點一杯咖啡。咖啡杯大有來頭,這是朝日燒,買一隻至少11000 yen。





這裡的咖啡,用的是來自東京的中川ワニ珈琲,在日本是很知名的手沖咖啡豆。飲手沖咖啡跟義式咖啡很不一樣,你要耐心的等候,因為每一杯都由咖啡師慢慢的沖調出來。咖啡師要控制水溫,手勢也很重要,不能心急。這裡的咖啡豆,也是用開化堂自家出品的手造咖啡罐,還有水壺。
不喝咖啡的,可以點茶,這裡的玉露雁金,店員是超推薦的。

這裡10點半開門,我11點就到,店員推薦我吃這個紅豆多士。她說紅豆泥是自家造的,不會太甜,多士(吐司)烤得香香的,中間還很鬆軟。店員懂一點英語,她問我從哪裡來,很好奇有個香港人知道這裡,平日都是台灣人比較多,她還說這裡有台灣店員,是位工讀生,可惜今天放假,不然可以和我聊一下。

茶筒就放在收銀台旁,店員小姐說,我可以隨便拿起來看看,感受一下質感,了解一個茶筒是怎麼樣。換轉在香港,大概只能遠觀,仿佛是門不當戶不對、身份懸殊的感覺,來到日本,我才感受到,看下去高級的產品,其實跟我是很親近。

關於開化堂

京都開化堂於明治八年創立,可說是日本擁有最悠久歷史的純手工製作茶筒的老鋪。 開化堂的茶筒,表面上沒有上塗裝,以材料特有的與絹相似的碰觸感,以及其柔和的光澤隨著越加使用而日益顯現其深度。開化堂使用了從英國輸入的錻力(鍍錫的鐵皮) ,他們至今仍堅持著必經的一百三十多個細膩的步驟,全部都是以人手製作出來,那份細膩,是令到開化堂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代中,仍然屹立不倒。

地址:河原町通七条上ル住吉町352

時間:10:30-19:00 (L.O.18:30)

交通:JR京都站步行10分鐘

網頁:http://www.kaikado-cafe.jp/

 

 

Loading

Facebook Comments
(Visited 337 times, 1 visits today)